各類行業協會是社會結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,在連接個體與組織、溝通政府與市場、促進社會發展與治理中,扮演著不可或缺的多重角色。
按期換屆是保證行業協會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機制。但新華每日電訊記者調查發現,部分行業協會在換屆過程中存在一些亂象。有的協會負責人被質疑,在退任后仍通過“永久會長”等名譽職位變相把持協會;有的協會在換屆期間內部出現紛爭,導致不能按期換屆;有的協會換屆候選人資質審核不嚴,出現“帶病入會”等問題,影響其正常發揮作用。
“永遠會長”“深夜換屆”荒誕不經
依據相關規定,行業協會負責人連任不得超過兩屆,其理事會任期一般為3至5年,屆滿前須完成換屆。如遇特殊情況需延期換屆的,應向登記管理機關申請且最長不得超過1年。此類制度設計旨在防控治理風險,但據記者調查,一些協會存在負責人超期任職、延期換屆等亂象。
今年5月,中國硬筆書法協會舉行第七次會員代表大會,選舉產生新一屆理事會、監事會,剛退任的第六屆主席張某某獲選終身榮譽職務。該協會對外公布的信息顯示,張某某已連任第四、五、六屆主席,按照行業協會負責人連任不得超過兩屆的規定,張某某此前已違規超期任職。
記者注意到,設立類似“永遠會長”等名譽職位的做法,在近年來的全國性和地方性社會組織中均有出現。有業內人士公開發文抨擊,設置“永遠”名譽職位,是有些人把協會當成了“家協會”,做法荒誕不經。記者就相關爭議聯系張某某本人,截至發稿未獲回應。
海南省籃球協會一位會員說,據其觀察,該協會負責人“超期服役”的現象長期存在,比如,該協會前主席自2015年9月海南省籃協成立時即擔任首任會長,2023年曾因未按章程選舉被宣布連任決議無效,原擬連任的會長職務歸屬自此懸置。截至目前,該協會未再公開組織選舉。
還有一些協會因內部紛爭上演“深夜換屆”。河南省硬筆書法家協會自2023年10月啟動換屆工作,連續舉辦兩次換屆大會,至今換屆未能成功。河南省硬筆書法家協會第七屆換屆選舉大會原定于2024年1月29日上午9時舉行,卻在前一天臨時通知,改期在當晚10點召開,大會開到次日凌晨1點。
為何上演“深夜換屆”的鬧劇,協會內部有不同的解讀。河南省硬筆書法家協會副主席、鄭州市硬筆書法家協會主席陳亞輝認為,深夜換屆是為了排除鄭州代表團;河南省硬筆書法家協會相關負責人卻說:“陳亞輝提出想成為下一屆協會法人代表或是主席、秘書長,但其要求未得到滿足。協會提前得知他準備帶領多名會員沖擊會場,才臨時將換屆選舉時間改到前一天晚上。”
2024年3月中旬,河南省民政廳社會組織管理局指出,該協會第七屆換屆工作因時間和部分程序不符合章程相關規定,2024年1月28日的第七屆換屆選舉結果無效,責成恢復第六屆主席團職能,重啟換屆工作。目前,該協會在河南省委社會工作部和文旅廳、民政廳指導下,正在成立臨時黨支部推進換屆工作。
記者就該協會延期換屆、內部紛爭等問題采訪協會主席、前秘書長等人,截至發稿未獲回復。
資質審查不嚴易出現“帶病入會”。今年3月21日,海南省足球協會原主席呂建海被通報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。記者調查了解到,在海南省足協換屆階段,呂建海當選主席時未公示資格審查流程,暴露出候選人資質審查不嚴、日常監督機制流于形式等問題。
內控機制與外部監管失靈
記者調查發現,一些協會換屆亂象背后,多是協會負責人在爭奪協會控制權,此類問題暴露出內控機制和外部監管的失靈。
深圳市社會組織總會法律顧問耿碧君認為,利益驅動是協會換屆亂象的深層原因,換屆亂象較為突出的行業協會,多數市場化程度較高、經濟利益關聯緊密。例如在一些商業性行業協會中,由于涉及行業資源分配、商業合作機會等因素,部分企業為了自身利益,可能會在換屆過程中通過不正當手段干預選舉,試圖推選有利于企業的人員進入協會領導班子。
比如,有多名內部人士反映,2016年以來,中國硬筆書法協會通過舉辦培訓發放證書,獲利頗豐。近年來,有多人聯名舉報,稱其相關負責人涉嫌將違規收入存入私人賬戶。2021年9月,該協會就因違規培訓收費、發證等行為,被列入國務院大督查事項,民政部還對該協會作出停止活動3個月的行政處罰,責令其撤銷違規設立的分支機構。自行政處罰決定生效之日起,民政部將該會列入社會組織嚴重違法失信名單。
分析換屆亂象背后成因,北京知誠社會組織眾扶發展促進會秘書長任宏艷認為,是問責機制疲軟與自治意愿匱乏。現有制度雖有要求提前申請延期,但社團還是有“久拖不換”的現象,登記機關對此僅作年檢基本合格或不合格處罰,無強制解散條款,變相縱容了協會亂象滋生,使社團喪失自我革新的動力。
北京市致誠律師事務所律師王延斌認為,從全國范圍來看,部分協會存在內部民主決策制度落實不到位的情況,這在換屆工作中表現為換屆方案制定、候選人推選等環節缺乏廣泛的民主參與,難以充分體現全體會員的意愿。
任宏艷表示,協會負責人候選人的資格審查同樣存在漏洞:一些領導干部兼職未嚴格執行“先審批、后參選”程序,部分退(離)休干部未滿三年“冷卻期”即通過社團任職變相延續職權,部分協會負責人年齡超過70周歲上限,甚至被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或存在刑事犯罪記錄者仍被提名參選。
加強行業自律和監管服務
行業協會關鍵崗位超期未換屆,易埋下違法違規問題隱患。受訪業內人士認為,針對行業協會換屆中出現的亂象,亟需通過系統性改革,實現從“形式合規”到“實質規范”的躍升。
一方面,加強黨建引領行業自律。耿碧君建議,創新“黨會融合”機制,將黨建工作深度嵌入行業協會商會發展脈絡,行業協會應在章程中明確黨建要求,推動黨的領導全面融入組織架構與運營流程。通過設立專門自律機構,實施信用評價、懲戒監督等措施,對違規行為采取警告、通報等手段,確保換屆工作在正確政治方向上平穩推進,營造風清氣正的換屆生態。
另一方面,建立穿透式任職監管體系。針對候選人審核虛化問題,任宏艷建議建立“資格聯審”機制,其核心是建立負責人任職負面清單:包括年齡超70周歲、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、五年內受刑事處罰或黨紀重處分、未完成離任審計的離任干部、兼任法定代表人的聘任制秘書長等。民政等監管部門應進一步細化換屆流程,明確各環節執行標準,消除規則模糊地帶,為換屆工作提供全流程操作指南。(記者鄭生竹 劉博)